恒达娱乐|刻在古诗词中的年味
恒达娱乐网快讯:
春节已至。大街小巷挂起了大红灯笼;商场、超市里年货堆积如山,促销口号此起彼伏;电视里面的广告都是浓浓的年味。年味深沉,游子们归家享受团圆。
对于中国人来说,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,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节日。在春节能和家人团圆永远是最幸福的。
早在上古历法里就有了“年”和“岁”的说法,绵延数千年,一直延续至今,亘古未变。那么古代人又有哪些年俗呢?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诗词里寻找浓浓的年味吧。
在《田家元日》里孟浩然写到“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”,这是一个关于气候星象的话题,古人认为北斗星的斗柄在冬天时指向北方,到了春天回暖的时候就转向东方,夏天指向南方,秋天指向西方,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昨天除夕还是寒冬,今天就迎来了新年,春风吹遍大地,当然这里虽然有夸张的意味,但却看出了喜迎新春的气氛。
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在《卖痴呆词》里是这样写的:“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钝滞迫新岁;小儿呼叫走长街,云有痴呆召人卖。”诗中的“卖痴呆”是宋时吴中民俗,除夕夜小儿绕街呼叫卖痴卖呆,意谓将痴呆转移给别人,好让自己来年变得更加聪明。
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,那么新年在他眼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?我们来一起品读他的《元日》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这首诗一共四句,几乎写全了新年的习俗。恒达平台登录
首句中的爆竹大概起源于2000多年前,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,发出“噼噼叭叭”的响声,以驱逐瘟神鬼怪,所以就起名叫作爆竹。在东方朔编撰的《神异经》上记载:“西方深山中有人焉,性不畏人,犯之令人寒热,名曰山魈。以竹著火挂熚,而山魈惊惮。”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,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,所以每到除夕,人们便用火点燃爆竹把山魈吓跑。这样年复一年,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、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。唐朝初年,瘟疫四起,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的李畋为驱除瘟疫,将火药装在竹筒中,用引线点燃起爆,发出更大的响声和浓烈烟雾,驱散山岚瘴气,李畋也因此被奉为“花炮始祖”。到了宋代,中国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“编炮”,也就是现在的鞭炮。
恒达娱乐平台注册:www.tf10086.org
第二句的“屠苏”指的是一种酒,是中国古代专门在春节时饮用的酒,所以又叫“岁酒”。据说屠苏酒是名医华佗发明,唐代孙思邈推广流传开来的。由于古代卫生医疗条件较差,春天更是瘟疫高发季节,屠苏酒是由多种中药在酒中浸制成,具有益气温阳、祛风散寒、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。所以孙思邈每年腊月总要发放药包,要大家以此泡酒,到了除夕饮酒预防瘟疫,经过历代相传,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。恒达平台登录
屠苏酒的饮法也与众不同。通常饮酒,总是从年长者饮起,而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,是从年少的饮起。也就是说在新年合家欢聚喝屠苏酒的时候,要先从年龄最小的孩子开始,年纪较长的后喝。宋朝文学家苏辙在《除日》诗写道:“年年最后饮屠苏,不觉年来七十余。”说的就是这种风俗。这样做是因为过年对于少年来说是开心的事,又长了一岁,称为“得岁”;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算开心的事,因为他又少了一岁,岁岁逼人老,称为“失岁”。所以这种贺岁的酒让年少者先喝,年老的人在最后才喝。
诗的最后一句,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的意思是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。最早的春联是两块长六寸、宽三寸的桃木板,上面分别写着“神荼”和“郁垒”,新年时挂在门的左右两边。据《山海经》中记载:“沧海中有一座度朔山,山上有一棵大桃树,树下住着两位神人,一个叫神荼,一个叫郁垒。这两个神人善于抓鬼怪,用苇索捆住鬼怪投食给老虎。”于是黄帝就把两个神人做成桃木人,立在门两边驱鬼,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在桃木板上写上神人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,驱拦鬼怪,这就是最早的春联,当时叫做“桃符”。恒达平台登录
到了五代十国,后蜀皇帝孟昶觉得春联的形式太单一,就召来手下的大臣和饱学之士,让每人写一副春联,众人各展才华写下了300副春联,孟昶看后都不满意,于是自己挥笔写下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,这副春联被称为“第一春联”,奠定了春联的内容、性质和基本格式。宋朝的时候春联开始流传,元朝被统治者所禁止,到了明朝朱元璋建国的第一个春节,为了庆贺开国立业,他传旨,要求家家张贴春联,自此春联开始得到推广,直到今天。
时至今日,为了保护环境,爆竹声已渐行渐远。新年少了时远时近的“噼叭”声和夜空中的烟花,通过电话网络拜年的越来越多,很多人家年夜饭也选择在了饭店,似乎少了一些古诗中的年味。但那些刻在古诗中的年味,同样也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。(安 然)
恒达平台登录:www.tf10086.org
上一篇:恒达注册|苏轼的苏州“粉丝”
下一篇:恒达平台注册|元正启新话“岁朝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