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达注册|苏轼的苏州“粉丝”

恒达注册报道:

苏轼与苏州的关系似雪泥鸿爪,“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”,不像白居易那样,接续担任过杭州太守与苏州太守,还在苏州长住一年多。苏轼一生经过苏州八次,每次行色匆匆,只有1074年(熙宁六年年底到熙宁七年秋天)三度经过苏州,与王诲、闾丘孝终交往密切,诗酒风流,恋恋不舍。在此之前,他在熙宁四年(1071)由汴京赴杭州担任通判,途中过访苏州,走马观花,观赏了虎丘与报恩寺,对这两处当时的著名景印象深刻。在熙宁六年年底经过苏州的时候,苏轼为报恩寺写了《苏州请通长老疏》,邀请阊门外枫桥水陆院的通长老到报恩寺担任住持。与通长老的密切来往,引出了一位崇拜苏轼的“粉丝”,即是世居枫桥的著名孝子姚淳,仰慕之不足,还由通长老的关系,结识了苏轼,殷勤致送礼物。

姚淳一心结识苏轼,除了纯粹仰慕这位文坛巨星,感受星光辐射的荣耀之外,有没有其他的动机呢?

苏轼离开苏州,回到杭州不久,调任山东,到密州去当太守。他刚到密州,就给通长老写过一封信说:“某到此旬日,郡僻事少,足养衰拙。然城中无山水,寺宇朴陋,僧皆粗野,复求苏、杭湖山之游,无复仿佛矣。”后面还带了一句:“三瑞堂诗已作了,纳去。然恶诗竟何用?是家求之如此其切,不敢不作也。”这封信提到,他在苏杭游历湖山,逍遥自在,美景美食,还有知心的朋友相聚,诗酒风流,好不快活。现在到了偏僻的密州,虽然繁杂公务减少了,但是城中没有可以悠游的山水,寺庙鄙陋,僧人粗野,再也没有可以谈话的高僧大德,实在闷气。抱怨密州地方粗鄙之余,信的结尾说到,他写好了三瑞堂诗,却是首不登大雅之堂的“恶诗”,自己是不想给人看的,可是有人追着要,“不敢不作也”。恒达注册

这个追着苏轼索要诗篇的人,就是姚淳,定了题目,要苏轼写一篇诗文颂扬以孝义传家的姚氏三瑞堂。这个三瑞堂,在宋代苏州是相当有名的。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十四:“三瑞堂,在阊门之西枫桥。孝子姚淳所居,家世业儒,以孝称。苏文忠公往来,必访之。尝为赋三瑞堂诗。姚氏致香为献,公不受,以书抵虎丘通长老云:‘姚君笃善好事,其意极可嘉。然不须以物见遗,惠香八十罐,却托还之。已领其厚意,实为他相识所惠,皆不留故也。’”苏轼往来苏州,是不是“必访之”,我颇为怀疑,但姚淳崇拜苏轼,应该是真情实意的。不过,追着苏轼写歌颂他家族的诗篇,却让苏轼深感憋屈,所以特别说明不接受馈赠的八十罐沉香,免得以后还有什么瓜葛。

恒达娱乐登录:www.tf10086.org

《苏州姚氏三瑞堂(姚氏世以孝称)》这首诗收在《苏轼诗集》卷十二,实在有点敷衍了事,我就不录了。施元之、顾禧、施宿的《注东坡先生诗》特别提到,曾亲见诗帖刻本,“乃十二月十二日作”,可以证明,此诗写于熙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之前,也就是1075年年初,苏轼刚到密州,就为了偿还苏州的文债而写,还在给通长老的信中,透露了十分的不情愿。恒达注册

施注此诗还说:“三瑞堂在阊阖门外道间,密迩枫桥水陆院。初,姚氏之先墓有甘露、灵芝、麦双穗之异,遂以三瑞名其堂。枫桥水陆长老通公者,东坡倅杭时往来吴中,舟必经枫桥,识通。姚氏子名淳者,因通以求诗,而坡盖未始识淳也。”明说了姚淳认识苏轼,夤缘于通长老,不能算是真正的相识。至于龚明之《中吴纪闻》卷二记:“阊门之西,有姚氏园亭,颇雅致。姚名淳,家世业儒。东坡先生往来必憩焉。姚氏素以孝称,所居有三瑞堂。”恐怕只是传闻,也是范成大记载讹误的来源。

看来“粉丝”借着攀附而出名,很难打发,自古如此。(郑培凯)

恒达娱乐:www.tf10086.org

相关文章

********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