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达|《芙蓉》2022年第4期|胡竹峰:猛虎记
恒达平台登录发布:
《虎外婆》杂诗旧稿:黄毛稚子不知丑,竹剑斜腰学顶牛。老虎上门装外婆,戴来瓜帽倒跟头。
小时候常有侠客梦,做过几把竹剑,斜挎在腰间,以为平添了侠气与威风。而每每众顽童打闹,谁也不敢拔剑而上,多是额头碰在一起角力如顶牛,互相推搡,事后额头肿痛半日。冬天好一些,戴着瓜帽,帽檐压低可以护着额头,还可以护着耳朵。孩子家好动,晴天看见草地总忍不住上前倒跟头,身体翻滚,染一身草屑。最快乐的事,是夜里躺在粗布蚊帐里,听大人讲故事。
故事里,老虎幻化为外婆,敲门欲进,里面人问:“怎么声音变了?”
“偶感风寒。”
哄进门来,小儿又问:“面上怎么少颗痣?”老虎外婆悄悄取灶下锅灰抹在脸上,点黑成痣。夜里就寝,小女儿被老虎吃了。大女伪言如厕,爬上树躲起来,老虎方才悻悻走去。故事里最可怖的是老虎食人胳膊,咯吱有声。后世觉得血腥,换人为小兔。
兔子无辜落入虎口。
民间传说老虎常常变为人身,文人笔记里,却总有人变为老虎的故事。
鲁国一人病了七日,化而为虎,搏杀其兄。汉朝滕州有夷人化虎。汉朝宣城郡守封邵,一日忽然化为老虎,食郡民。众人齐呼“封使君”,方才离去,时人说:“无作封使君,生不治民死食民。”晋太元年,江夏郡安陆县一个叫薛道询的人忽得疯疾,失其踪迹,一年后归家入仕为官,说得病发狂时曾变成老虎,以人为食,如此一年。同坐中有受害者,号哭捉与官府,薛道询饿死监中。唐朝武则天当政时,郴州左史病而化虎,人上前擒住他,虎毛已经长出来了。这些事迹白纸黑字写在《淮南子》 《后汉书》 《述异记》《齐谐记》《唐书》上。
《述异记》还说,人无德而长寿,最容易变成老虎。虎不食人,人化虎则食人,因为耻其类而恶之。人变作虎,虎幻为人,其中弦外之音,颇耐人寻味。
那是童年夏天的夜晚,搬一把椅子,或者扛起竹床,几个人坐在门前池塘边上,蒲扇摇动,吹来阵阵凉风,也吹来几头猛虎。除了那幻变为人的老虎,还有一只饿得狠了的老虎,窜入人群叼走小孩,逃往树林深处。故乡是山区,小小县域几十个地名里有虎字,打虎冲、捉虎山、老虎岭、虎形、虎场、老虎凸、老虎峡……一来旧年山里林竹茂密,多有猛虎出没,二则过去地理先生常常以龙虎蛇定地名方位。
故事里老虎遇见猎物,扑上去,用爪抓住它,便撕咬开了,或嚼或吞,须臾而净。还说虎啸之声,响彻山野。有人走夜路,前方黑漆漆的地方,有两束绿油油的灯光,走得近些,越发像绿色磷火般的亮光,好像一对小绿灯笼,是老虎双目之光。只见那老虎忽然咆哮开来,震耳欲聋,人吓得魂飞魄散,藏身菜地天明方才回家,一夜饱受风寒,委顿三日,方能下床。恒达
故事里还说老虎是猫的徒弟,学会了扑咬、捕捉、撕扯。老虎艺成自持,想吃了猫,猫却一跳步,上了树梢。原来猫留了一手,没有教授老虎攀爬之技。老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干望着。我总以为,故事演绎的或许也是人间事。常听说拳师授徒要留一手,怕人家学全了转身打败自己称雄。也真有其事,逢蒙杀羿就是一个前例,这种古气大概没有消尽,不甘人后的心理作祟。
祖父说,旧时大山深处有户人家,住在角落里,独门独户,那人家生来行善,人不在家时,一只猛虎为其看家护院。虎不惊人,人不扰虎。那户人家将一些吃剩的饭菜给老虎吃,老虎则衔来一只豺狼、野猪之类回礼。
童年夜话,是老虎、鬼、神仙、狐狸交叉的奇闻逸事。那时候最想有只猛虎,一身斑斓花纹,骑着它在深邃的夜空中行走。因为听说老虎掌心有肉垫,极柔软,走起路来,脚爪收缩,不露半点声响。
记得祖父问我,老虎脖子上的铃铛,谁能解开?众孩童纷纷以对,有人说胆大者,有人说力大者,还有人说趁老虎入睡,我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的俗话,告诉祖父讨喜。
很奇怪,虽然老虎叼走过小孩,我却对它生不出恨意,也不觉得害怕。鬼也不怕,最怕的是不死人,老家说叫“野生地”的,人死了尸身不化,穿一身寿衣,人不人鬼不鬼满村跑。夜里,野生地白哈哈的脸越发可怖。倘或是冬天,山里有冷风呼啸着吹过,窗纸呜咽如鬼哭狼嚎,心里越发有惧意,忍不住用被子蒙住头。
如今“野生地”也不怕了,到底见过太多野兽。
《易经》说云从龙,风从虎。孔颖达释义龙吟云出,虎啸风生。后世才说虎虎生风、虎步生风。宋词里说,虎啸风生,龙跃云飞,时不再来。试凭高望远,长淮清浅,伤今怀古,故国氛埃……胡仲弓《山中夜闻虎啸》诗大概写实,却也有凭空处:
日落山色黄,樵夫不敢下。
风号万壑哀,鸟雀亦惊怕。
古人演义老虎出山,总有风来。《水浒传》景阳冈上那只吊睛白额大虫,跳出时也发起一阵狂风。黑旋风李逵在沂岭,树边卷起一阵狂风,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。风起处,星月光辉之下,忽地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大吼了一声,势猛一扑。清人作试帖诗,人云亦云:
虎啸山林震,雄风卷地从。
作威声飒飒,挟势走汹汹。
夜黑雷鸣吼,尘黄月色封。
平岗痕偃草,急阵响摇松。
今人小说,言及老虎,也还说忽然一阵狂风吹来,树枝呼呼作响,门窗俱动,随即听到虎啸连声,甚是猛恶,接着门外牛马惊嘶起来。虎生风是案头的遐想,晚明谢肇淛说,山间一声虎啸,能震动山下酒家里客人碗中酒水。他在黄山雪峰常闻虎声,虎据地一吼,屋瓦皆震,几个人正饮满,唬然之声,如在左右,酒无不倾几上。感慨虎威不可辱。恒达
中药把老虎与风联系在一起。医书上说虎骨味辛,能散风邪。风从虎,故治风痹,凡人身上部风气恶疮等疾,用虎头骨即可,以风行于头也;虎力健,故主壮筋骨,亦以力行于足也。
旧年村野,常有人走家串门卖虎骨酒,乡农苦力营生,少不得腰酸背痛,买来喝过,据称颇有效果,有人却说虎骨酒是牛骨酒。还有人卖虎骨膏,说是虎骨、豹骨、麝香、薄荷、冰片、樟脑、生川乌、生草乌、麻黄、白芷、苍术、当归等物粉碎成粉,分次加水煎煮成稠膏,可治风湿、跌打、扭挫。
梁山泊天罡地煞一百单八将,不少人冠有虎名:打虎将李忠、笑面虎朱富、青眼虎李云、插翅虎雷横、锦毛虎燕顺、矮脚虎王英、跳涧虎陈达、花项虎龚旺、中箭虎丁得孙、金眼彪施恩、病大虫薛永、母大虫顾大嫂。老虎别称大虫、彪,还有人称老虎大猫、山大王、寅将军、斑子、斑奴、老虫、山君、于菟、李父、李耳、伯都、伏猛、白额侯等。
古谚说一虎生三仔,必有一彪。传说其性情凶暴,雌虎过河,先将它带至对岸,第二次再驮一虎仔,带彪返回,将另一虎仔送至彼岸,最后才带彪过河,免得其他两只老虎被它吃了。元好问《癸辛杂识》里记录的故事。
古人又说虎彪似虎非虎,《唐国史补》云,龙华军使裴旻精于骑射,驻守北平,其地多虎,有天他射杀老虎三十多只,在山下歇息,四顾自若,满脸自得。某老父说:“此皆彪也,似虎而非。将军若遇真虎,无能为也。”裴旻不以为然,问真虎安在?老父说往北三十里即有。裴旻跃马而往,不多时果有老虎从茂密的草丛中腾空跃出,状小而势猛。老虎据地一吼,山石震裂,裴旻座驾受惊连连后退,手中弓箭掉落地上,连人带马差点葬身虎口,自此惭愧,不复射虎。
虎历来为百兽之王,演义英雄豪杰事迹,总借它扬威。薛仁贵将虎一把领毛扯住,用力捺住,提起拳头,将老虎左右眼珠打出。《说唐》上雄阔海行到半山,林中跳出两只猛虎,扑将过来。阔海上前双手擒住两虎,举手一丢,一虎撞山而死,再一连几拳打死另一只虎。所以双拳打死老虎,是武松一生最豪壮的事迹。发配孟州,见施恩,忍不住自夸:“俺去年害了三个月疟疾,景阳冈上,酒醉里打翻了一只大虫,也只三拳两脚,便自打死了。”醉打蒋门神的,武松又说:“休言你这厮鸟蠢汉,景阳冈上那只大虫,也只三拳两脚,俺兀自打死了。量你这个直得甚的。”后来血溅鸳鸯楼,临走还忍不住在墙上留名:“杀人者,打虎武松也。”恒达
小说不论,史志白纸黑字也有打虎事。北周太祖宇文泰围猎,遇到一只猛兽射箭不中,眼见它扑将眼前。隋文帝之父杨忠挺身与其缠斗,左挟其腰,右拔其舌,瞬间毙之。有人说那猛兽即老虎,明朝有人考证,唐太宗以太祖名虎,改称曰猛兽。《辽史》记载陈昭衮杀虎救驾,开泰五年秋天,圣宗皇帝外出围猎,正想射老虎,马跑得太快,弓箭未发,老虎怒起反抗,冲撞皇帝车驾,随从吓得连忙躲避。陈昭衮弃马翻身上了虎背,老虎受惊奔逃,皇帝命卫兵追射,陈昭衮大呼不让,紧紧拽着两只虎耳,一路到山里,借机拔出佩刀杀死了它。虽是史家笔记,我却觉得近乎小说家言。实在老虎爪伸缩自如,利如钢刀,牛皮也禁不住它一抓。虎齿长达两寸,亦如匕首,人力怕是多有不及。
古代有搏虎术,有不少人更以猎虎为乐。《史记》说夏桀力能伸钩索铁,手能搏熊虎,纣王力大过人,手格猛虎。春秋时,郑庄公之弟野外搏虎,先将草木点燃以断其退路,然后赤膊上阵与之搏斗。晋国大将中行缪伯,手搏虎;晋国一位冯姓妇人也善搏虎,一度不操此业,一日见众人在野外斗虎,她还是忍不住捋袖下车,为士者笑之。孔子说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在。”
明人笔记《巳疟编》说,陕西鲁子京勇力过人,砍柴打猎为生,有搏虎法,取草药捣汁淬其刀锋上,见虎则先伏卧地上,等老虎走近身前,以药刀刺其喉,虎应手而毙。又说老虎有五喉九结:食喉、水喉、风喉、骨喉、横喉。
五喉九结之类,听来不知所云。古人还说人有三喉,水喉、食喉、气喉。秦腔有唱法,扯开喉咙往破处唱,叫横喉炸嗓,作苦音腔高亢嘹亮、慷慨雄浑、婉转悠扬、苍凉悲壮。几疑那人是老虎投胎而来。
戏曲中与虎有关的戏名、人物、脸谱不胜枚举。《闹天宫》中有白虎、《万仙阵》有尾火虎等。杨七郎、呼延赞,这些人物脸谱,勾画有虎字。更有脸谱眉梢眼角画须毛倒垂纹样,平添虎威气势,额勾“王”字,脸勾金色纹样。气势汹汹,一看即如虎将也。王莽曾拜将军九人,以虎为号,号曰“九虎”,后遂以“虎将”指英勇善战之士。蜀国有五虎将,唐朝、明朝也有五虎将,曹操更有八虎骑,一时骁勇。
虎威严凶狠,常喻帝王事、兵家事,如虎营、虎贲、虎将、虎门、虎帐、虎臣、虎士、虎威、虎步、虎狼之师等。调兵遣将的兵符,也被镌刻成虎形,称为虎符。古版画上,一只老虎身上一缕光辉现瓶、鞍、戟、磬四物,暗示平安吉庆,下有三把剑插入地中,镇压地下的鬼怪邪魅。乡下还有让婴幼儿穿虎鞋风俗,认为可以祛病驱邪、消灾降福,更有虎帽、虎袖、虎枕助威。虎鞋用短而密集的红黄色丝线做虎须,耳朵布料鲜艳,虎头用黄白绒毛。虎鞋但求神似,不求形似。还有些地方逢年过节蒸老虎馍,走亲访友,送威送福。恒达
俗话说“二月二,龙抬头,虎睁眼”,这天吃老虎馍。我在北方吃过,形态毕肖,刚出锅的馍,一个个虎头虎脑,憨态可掬,招人喜爱,不忍食之。民俗以为老虎馍可以伏五毒,壮气魄,增胆魄。此事颇有古风,《茅亭客话》说,有一只虎忙然窜入市肆,匿身人家屋下,一个李姓的猎户以戟刺之,又以短刃刺虎心前,取血升余饮之。人问他何也,说饮其血以壮志。昔日不似今天,古人真要有猎虎之志。
旧年虎患伤人,虎踪遍野。甲骨中常见与虎有关的卜辞:“虎罥二月”“今月虎不其罥”和“今月虎其罥抑”等。罥,网也。孔子过泰山,见一妇人哭诉:“昔者,吾舅死于虎,吾夫又死焉,今吾子又死焉。”曹操率兵北上,途经太行山,作诗说:“熊罴对我蹲,虎豹夹路啼。”
清人笔记有录,蜀地顺庆、保宁二府,遭张献忠兵乱,烟火萧条,春夏之交,老虎成群自山中出,约千计,人人趋避,躲避不及的就落入虎口。那些年蜀中遍地皆虎,或一二十成群,或七八只同路,逾墙上屋,浮水登船爬楼,皆古所未闻。老虎的性情,向来欢喜独来独往,或者同类太多,竟然也结伴而行?韩愈诗中也说老虎群行深谷间,百兽望风低。清人笔记,月下见四只老虎从身边经过,又于舟中见沙际群虎如牧羊,又大又多。岸上数十老虎,逍遥江边,鱼贯而行。一虎浑身纯白,头面长毛,颈上披须,长径尺。县治、学宫俱为虎窝,数百里无人迹,南充县尤甚。直到民国,有些地方驿道山林虎灾频频,乃至行旅不通。
老虎不独在山林里,饿得狠了,也入城进村。史志上有记,“入城郭食一人”“有虎伤人”“噬七十余人”“被噬者百余人”“噬人以二百计”之类。
未必一味凶恶,老虎也偶通人性。宋朝景定年间,郢州村野姐弟二人砍柴为生。一日负薪归来,有虎追逐弟弟,爪子已经抓住他衣服大襟。姐姐拽住虎尾,高声呼喊:“虎食我,无食弟,弟死,母谁养?”虎回头看看她,松开爪子径自离去。《宋书》有孝义传,也说过此类事。湖州武康人朱泰,家贫,伐薪养母,一日,在山脚下歇息,遇虎叼负而去。落入虎口,已在瞑眩之际,行百余步,方才稍稍清醒一些,厉声大叫:“虎为暴食我,所恨母无托尔!”老虎弃他地上,疾驰而走。
古书上常见义虎,唐朝一渔人为老虎拔去掌中之刺,后受它报恩,不时送来野猪、鹿、兔子之类。更有产婆见雌虎分娩不下,助其产子,老虎赠黄金与她家用。嘉庆年间,山西孝义县一樵夫失足跌落虎穴,见洞里有两只幼虎,竟然彼此共食数月,后来更被大虎领出山中。祝允明曾作《义虎传》,说老虎为人间惩恶扬善,咬死了那个想夺人妻子的富户。有人寄之游侠,有人寄之明君,有人寄之贤臣,此可谓寄之猛虎。恒达
人欲为千金之裘,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,与羊谋其肉。话还没说完,狐狸逃进了深山,羊也躲进了密林。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与虎谋皮。
与虎谋皮到底是凶狠事,倘或颠倒过来,虎谋人皮呢?都说谈虎色变,在老虎心里,怕是谈人色变。信陵君的门客朱亥被秦昭王丢进了虎圈,血出怒目,老虎都吓得不敢动弹。《东周列国志》上渲染其事——
那斑斓大虎,即欲前攫。朱亥大喝一声:“畜生何敢无礼!”迸开双睛,如两个血盏,目眥尽裂,迸血溅虎。虎蹲伏股栗,良久不敢动。秦王将他拘禁驿舍,绝其饮食。朱亥以头触屋柱,柱折而头不破。于是以手自探其喉,绝咽而死。
朱亥者,人中之虎也。
狐狸借老虎之威,震慑一山野兽。寓言有题外之旨,但虎威想必能令百兽心惊胆战。梅尧臣作《猛虎行》长诗,说老虎之威猛,起首极霸气,不像宋人手笔:
山木暮苍苍,风凄茅叶黄。
有虎始离穴,熊罴安敢当。
掉尾为旗纛,磨牙为剑铓。
猛气吞赤豹,雄威蹑封狼。
祖父当年告诉我,往日有老虎进村,家家户户闭门不出,鸡犬不敢出声,老虎走后,几只狗吓破了胆,终日郁郁,几天后就死了。
少时候读小说,书中人在雪地遇见老虎,马正吃草料,一阵乱声嘶叫,接着便乱刨乱踢,两只恐怖的眼睛直望着西北方丛林,频频地回头望主人,求救似的。接着四腿弯弯,抖颤得站立不住了,看着就要绝望地倒下去。一声巨吼,灌木丛中扑出一只大个的东北虎,张着利牙,竖着尾巴,一冲一冲地向马扑来。虎尾扫击着灌木丛,一阵乱响,震得雪粉四溅。马被吓得不刨也不踢了,垂着头两眼死盯着扑来的老虎,从鼻子里发出低沉的哀鸣。虎威震慑如此,想必是千万年惯性使然。古人造字,直取虎前额上花纹为“王”。
古人以龙也,也视虎为神。《易林》说“驾龙骑虎,周遍天下,为神人使,西见王母,不忧危殆”。仙人得道后,往往乘虎升天。西王母安坐于虎背之上,张天师和赵公明的坐骑也是老虎。
上古时候即有武士专门驯虎,历代有豪奢者每每畜虎以供娱乐,以助威严。《清稗类钞》中却有贵州人养虎耕田故事——
活捉到老虎,缚其四足关押起来,每天按时投食谷物,稍杂以肉。老虎起初拒不进食,饥得狠了,方才稍稍吃一点。如此数日,早已饿得气力疲惫,再拔掉虎牙,敲去趾爪,四足平贴如牛蹄。此时继续关押它,可以不再禁足,只需每日按时喂养。让老虎慢慢习惯后,故意放它归山。可怜那老虎口中无齿,不能啖食,足下无爪牙,也不能攫获野物,只能回到农家。农人偏偏不与饮食,再饿它两天,老虎只得摇尾乞怜,于是取来绳索系其颈项,慢慢驯服,最后架上铁犁,开始耕田,鞭打叱骂,老虎无不如命。据说老虎耕田力强而性格躁进,无牛之惰,有牛之功。每日太阳下山,牛羊下来,耕虎杂处其中,于于偕行,牛羊与虎,像是两小无猜的兄弟。此事若真,让人为虎一哭。恒达
有画家喜欢老虎,养虎为之通虎性,人称虎痴,作《十二金钗图》,有踞者、立者、渴饮者、怒者、媚者……奇在以《西厢记》十二句词款识,句句清奇:
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。
可喜庞儿浅淡妆,穿一套缟素衣裳。
行近前来百媚生,兀的不引了人魂灵。
羞答答不肯把头抬。
怎不回过脸儿来。
蹑着脚步儿行。
乍凝眸只见你鞋底光儿瘦。
休题眼角留情处,只这脚踪儿将心事传。
长吁了两三声,剔团明月如圆镜。
镇日价情思睡昏昏。
何须媚眼传情,你不言我已省。
蓦然见五百年风流孽冤。
旧年存得一幅下山虎图,世人多喜欢上山虎,觉得更吉祥,说下山虎是春虎,山中无粮,下山觅食,瘦骨嶙峋,大失威风。那时候一无所有,腹中空空,觉得自己就像那下山的老虎。
少年时见过一次老虎,一只关在铁笼里的困兽,气息奄奄,身形也有些消瘦,没有想象中的王气。那只老虎懒洋洋靠墙卧倒,偶尔摆动尾巴。走近前看,只见它眼神也是黯淡的。很多年后,我住在先秦古城旧址一个叫关虎屯的地方。据说西周时,有人献给周穆王一只猛虎,曾经关在那里,因而得名。住在关虎屯,总想起少年时候那个寂寞漫长的夏日上午的公园,想起公园铁笼的那一只老虎。偶尔觉得自己也仿佛一只老虎,关在了关虎屯。
住在关虎屯的时候,窗外阳光灿烂,天气晴朗,风中带着花香,我却时常以为四周漆黑,仿佛铜墙铁壁,唯有读书消遣,打发岑寂苦闷。床头放有《谈虎集》《猛虎集》《白虎通义》《虎雏》《虎》《老虎老虎》 《白玉老虎》。喜欢那本《白玉老虎》,江湖死结,多少人身不由己。很多年过去了,我还记得这样的段落:
夕阳最美时,也总是将近黄昏。世上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,尤其是一些特别辉煌美好的事。所以你不必伤感,也不用惋惜,纵然到江南去赶上了春,也不必留住它。因为这就是人生,有些事你留也留不住。
人身上最软的是头发,最硬的是牙齿,可是一个人身上最容易坏、最容易脱落的亦是牙齿,等到人死了之后,全身上下都腐烂了,头发却还是好好的。人身上最脆弱的就是眼睛,可是每人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用眼睛,不停地在用,眼睛却不会累,如果你用嘴不停地说话,用手不停地动,用脚不停地走路,你早就累得要命。所以我想,“脆弱”和“坚硬”之间,也不是绝对可以分别得出的。恒达
也喜欢那本《猛虎集》,虎纹封面,题字也好,只是觉得徐志摩的诗浓得化不开,没有老虎的毛纹之美,只有猫的斑斓。少年时候我家养过猫,猫极懒,卧在陶瓮旁边晒太阳,人摸上去,毛皮软滑,猫肚子咕噜噜响。
徐志摩送过胡适《猛虎集》,胡先生题记:“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志摩来北京,送我这本诗集。两个月之后十一月十九日,他死在飞机上。今夜读完此册,世间已没有这样一个可爱的朋友了。”次日续题:“你已经飞渡万重的山头,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。志摩的诗,适之写,他死后第十一日。”知堂也有一本《猛虎集》,扉页题字道:“志摩飞往南京的前一天,在景山东大街遇见,他说还没有送你《猛虎集》,今天从志摩的追悼会出来,在景山书社买得此书。”
离开关虎屯的时候,友人来访,欢喜墙上那只虎,我摘下送了他。
离开关虎屯的时候,除了那些书,什么都没有带走,甚至想将忧伤也丢下。
很多年前,那一只离开关虎屯的老虎。很多年后,那一个离开关虎屯的人。
记得做过一梦:客厅枣红色有暗花地毯又厚又暖,家具木色莹丽如琥珀,壁灯柔光下沁出静穆的贵气。墙上挂着一幅很小的老虎图轴,三尺不到,一团缀满金色毛纹的老虎卧在树下,松针筛成碎块的阳光披在身上,越发斑斓华贵。
苏东坡任扬州知州,一夕梦见山林有虎来噬,心下惊怖,一紫袍黄冠道士以袖子挡住他,叱喝老虎离开。天亮后,有道士投名帖问:“昨夜不惊畏乎?”苏东坡怒骂:“鼠子乃敢尔?本欲杖汝脊,吾岂不知汝夜来术邪?”道士骇惶而走。故事出自冯梦龙《智囊》一书,此集后人赞为千古谋略第一书,我总觉得此事不像苏东坡性情。
人到中年,不想做上山虎,也不想做下山虎,只甘愿如卧虎,不上也不下,卧在那里就好。仰天咆哮,纵身沟壑,或跳或扑或剪或掀或翻或咬或撕,自然有猛兽之力,但不及卧虎苍劲。
一只老虎卧着,懒洋洋的,雨淋日晒风吹,从容自在,深藏狂澜的王气与雄心,休养生息。
我喜欢两汉石雕卧虎,看得见《史记》气息,看得见《汉书》气息,酣畅、简洁、浩荡、醇厚、清爽。作赋之心,写碑之心,才气飒飒,司马迁与班固引来高古之风,战马嘶鸣,兵戈碰撞一起,风吹过旌旗,几声低沉的虎啸。司马迁是雄虎,班固则是雌虎。他们下笔,隐隐有老虎的色泽,风吹过纸页,遥远的旧城传来几声老虎的低吼与咆哮。恒达
司马迁笔力洗练生动,气息充沛,信手写来,莫不词句纵横,形象明快,使人惊呼击节,从远古到汉风,一支笔生生鼓荡三千年。班固文采或稍逊风骚,但史实扎实,字字如磨盘,一柱火光冲天照着。司马迁像御风而来的剑侠,班固却是坐听车声辚辚的儒士。
见过几尊墓地石虎,多是唐宋明清旧物,面目大多有些模糊了,斑斑驳驳里王气越发混沌越发沧桑,更有股深不可测,一团团如浓云。风吹日晒,苍石披上一层兽纹。人在它面前站着,是好文章的气息。不刻意,形意自生,一时对那些不知名的匠人生出敬意了。也见过一些栩栩如生的石雕老虎,刻意了,却显得小器,虽然多了形态,但神性大减,没有王气。
那日读《管子》,书上说,卧名利者写生危,息其名利之心,则无危生之累也。书上还说,思索精细容易明智不足,德行修者王道狭窄,名利炙盛恐有祸端,智慧过头损害生机,名进而身退,才合于天道。满盛之国,不可为官;满盛之家,不可联姻;骄倨傲暴之人,不可与交。道虽如此,奈何修道路上寂寂寥寥,名利场中熙熙攘攘。
人到中年,卧着就好,不管是龙是虎是虫,做卧虫也好。澄怀观道,卧以游之,如此甚好。壁画中,有舞者回旋而舞,全身蜷收一起,身体卧下像仰望天空的云彩,是为卧云式。
多少人卧着,眼光却在云上。
诗人说得好: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。
心里住着猛兽,依旧有细嗅花开的温柔。
心有蔷薇,细嗅猛虎如何?
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。当然令人低回。心有蔷薇,细嗅猛虎。更让我向往。
老子认为人生之化境乃复归于婴儿,如此方才道德圆满浑厚,毒虫不蜇,猛兽不伤,连性情凶狠的禽鸟也不会加害分毫。《道德经》所论: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。毒虫不螫,猛兽不据,攫鸟不搏。”入世渐深,人心大多渐渐如虎穴,多了暴烈多了戾气。婴儿之心方才是花园,开满了蔷薇。
【作者简介:胡竹峰,1984年生,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。出版有《黑老虎集:中国碑帖之美》《胡竹峰作品(五卷本)》《击缶歌》《不知味集》《闲饮茶》《南游记》《民国的腔调》《雪下了一夜》《惜字亭下》等作品集近30种。曾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、紫金·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、奎虚图书奖、刘勰散文奖、丰子恺散文奖、林语堂散文奖、三毛散文奖大奖等奖项,《中国文章》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。部分作品被译介为多种文字。】
恒达娱乐平台登录:www.tf10086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