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达娱乐平台注册|认识一个“允文允武”的曹丕
恒达娱乐登录发布:
因为一个特殊的机缘,曹植《七步诗》上了热搜,由此又翻出曹丕对曹植打压的故事。很多学者认为,这个故事应非事实。不过,因为流传太广,曹丕背上了诸多骂名。仅从文学方面说,曹丕的诗文不乏上乘之作,在文学批评方面也有独特贡献,其关于文学创作、文学批评的观点,比如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”“盖文章,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等,至今仍然常被学界引用。
曹丕得以被立为继承人,与他的文才不无关系。至少,在曹操看来,曹丕的文才还说得过去。了解一下曹丕在文学方面的成绩,或许能够消除传说带来的某些偏见,还原一个“允文允武”的曹丕。
曹操一生戎马征战,后被称为魏武帝。京剧《群英会》中有一个经典唱段,曹操横槊赋诗,唱道:“自起义兵把贼来讨,与国家除残暴不辞辛劳。破黄巾诛董卓把吕布来扫,美髯公斩颜良显示他的青龙刀,灭袁术除袁绍又平刘表,只杀得桃园兄弟败当阳奔夏口,十万百姓哭嚎啕。荆襄九郡多粮草,我水陆三军战法高,统领着八十三万人马江东到,何惧那周郎孺子小儿曹。铜雀台已造好,缺少大乔与二乔,连锁战船具备好,手指着周郎尔往哪里逃。”这一个唱段,曹操自述武功,自得之情溢于言表。
但是,曹操心中还为文学留了一方园地。曹操的《观沧海》《短歌行》,慷慨激昂,气势雄浑,留下了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等千古名句。“建安文学”的兴起,也与他的倡导有很大关系。所以,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也称曹操“以相王之尊,雅爱诗章”。恒达注册
宛城之战,曹操讨伐张绣,损失惨重,长子曹昂、侍卫典韦被杀。典韦知名度似乎并不太高,其实武力值惊人。有一个顺口溜,为三国勇士排序,认为按照本领大小,正确的排法应该是“一吕二赵三典韦,四关五马六张飞”。典韦仅列吕布、赵云之后,且能排到关羽、张飞之前,足见其勇猛。给曹操担任侍卫,典韦也是忠于职守,从不懈怠。曹操听说典韦战死,为之痛哭。毕竟有这样一位猛将做近侍,就相当于周围设立了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。以曹操多疑的性格,失掉了一位重要的贴身侍卫,岂能不伤心遗憾。
更为重要的是,曹昂战死,曹操面临确立新的继承人的问题。随着时间推移,曹丕和曹植成为主要竞争对手。两人各自组织了自己的“智囊团”,攻防进退,明争暗斗。知道曹操喜欢文学,都想方设法在他面前吟诗作赋,冀求以才华胜出。宋刘孝标注《世说新语》时曾引《魏志》载,“时邺铜雀台新成,太祖悉将诸子登之,使各为赋。植援笔立成,可观。”曹植在这方面显然更胜一筹,“每见难问,应声而答,太祖宠爱之,几为太子者数矣”,曹操对曹植宠爱有加,几次要立他为太子,充分显示了对其妙笔生花的欣赏。在立嗣一事上,曹操长时间踌躇未决,当与偏爱曹植的文采风流有不小的关系。恒达注册
直至公元197年,曹丕被立为太子。公元220年正月,曹操病逝,曹丕继丞相、魏王之位。当年十月,汉献帝禅让帝位于曹丕。曹丕正式称帝,改元黄初。226年五月,曹丕去世,谥号“文”,他也被称作魏文帝。
魏文帝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。在《典论·自叙》中,曹丕这样自我介绍,“少诵《诗》《论》,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,《史》《汉》、诸子百家之言,靡不毕览。”裴松之《魏志》注引《魏书》也说,曹丕“年八岁,能属文,有逸才,遂博贯古今经传、诸子百家之书”。二者对照,可知曹丕并没有过于吹嘘自己,他确实是年少颖悟,博览群书。
按《魏书》记载,曹丕“所著《典论》、诗赋,盖百余篇”。总共百余篇作品,算不上多,但这些作品价值不低,意义深远。
恒达娱乐注册:www.tf10086.org
曹丕写出了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《燕歌行》,对七言诗这种新诗体的形成,可谓开风气之先。《燕歌行》共两首,其中一首写道,“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,群燕辞归雁南翔。念君客游思断肠,慊慊思归恋故乡,君何淹留寄他方。贱妾茕茕守空房,忧来思君不敢忘,不觉泪下沾衣裳。援琴鸣弦发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长。明月皎皎照我床,星汉西流夜未央。牵牛织女遥相望,尔独何辜限河梁!”这首诗借乐府旧题填新词,以风景起兴,情景交融,描述思妇怀人之缠绵悱恻,语言也极清浅,读来朗朗上口,颇觉余味无穷。恒达注册
在文学批评方面,曹丕的成就和贡献更加突出,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曹丕的《典论·论文》,也是一篇开风气之先的著作。之前,有关文学批评的一些观点和言论,都比较零散。《典论·论文》第一次比较系统、比较全面地对文学的价值、不同文体的特征、不同作家作品特点进行论述和分析,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
对于文学的价值和作用,曹丕把它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。《典论·论文》中说,“盖文章,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年寿有时而尽,荣乐止乎其身,二者必至之常期,未若文章之无穷。”在《与王朗书》中又说,“生有七尺之形,死唯一棺之土。唯立德扬名,可以不朽,其次莫如著篇籍。”立言以期不朽,并非新鲜事。而曹丕如此明确提出,则带有特殊的意义。
著名学者王运熙、杨明分析认为,司马迁著《史记》,即有惧“鄙陋没世,文采不表于后”的动机。自扬雄以后,著书以求不朽的风气尤为普遍,但其作者大多是地位不高、政治上不得意的文士。曹丕有崇高的政治地位,仍倾心于表现自己的文才,说明了他对文学的高度重视。尤其应该注意的是,在此之前著书以求不朽,一般均是写作所谓成一家之言的子书,其作者对于赋一类“美文”,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轻视,甚至持否定态度。而曹丕固然对子书仍非常重视,但同时也很重视诗赋,他所谓“不朽之盛事”是包括诗赋在内的。还有一点,曹丕并不如传统看法那样,片面强调诗歌的讽谕教化作用,对于一些咏物抒情之作,同样给予很高的评价。以曹丕的地位与影响,这些观点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。恒达注册
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中说,“夫文本同而末异。盖奏议宜雅,书论宜理,铭诔尚实,诗赋欲丽”,特别提到八种文体,像这样综合分析说明各种文体特点和写作要求,也是前所未有的。他对不同文体特点的分析,能够进一步明晰对不同文体特点的理解,深化人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,而且,这些观点不仅准确,还特别有针对性。比如对于碑铭、诔文,曹丕主张“实”,不必夸张,也不要溢美,平实质朴最好。从相关史料中可以了解到,那时谀墓之风已经颇盛。比如蔡邕就曾不好意思地说,“吾为人作铭,未尝不有惭容,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。”可见,溢美失实的现象相当普遍,甚至占了主流。曹丕明确提出这样的观点,对创作中的这些不良现象,也是有纠偏与抑制作用的。恒达注册
从文学批评的态度上来说,曹丕堪称一位公道正派、很有锋芒的批评家。对于文坛一些不良现象,曹丕并不掩饰和回避,而是直言不讳指出来,令人敬佩。《典论·论文》开篇就说,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”,痛批文坛上“文人相轻”的恶习。那么,这种不良风气根源何在?曹丕分析,“夫人善于自见,而文非一体,鲜能备善。是以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。”人总是有长处的,也必有短处,对于写文章而言也是如此,有人擅长写逻辑严密的政论文,有的喜欢写文采飞扬的美文,如果能够相互协同,取长补短,无疑是最理想的文学生态,可惜有些人做不到,总是喜欢“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”,结果互相损人不利己,肯定是没有赢家,这样的人多了,还会把文坛搅和得一塌糊涂。直至今天,曹丕的这些论述仍可看作一个有益的提醒。而对于那些一谈到文学批评,就情不自禁要表扬,无原则恭维和吹捧,遇到问题绕着走、和稀泥的“批评家”们,曹丕也可为镜鉴,可做师长。
曹丕关于文学批评的这些观点,说明他深刻认识到文学的价值意义,敏锐关注到文学的审美特点,他自己在文学创作中加以实践的同时,又在与建安时代文人“行则连舆,止则接席”的密切相处中,广泛影响和带动着他们,让建安文学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风貌。所以,鲁迅先生评价,“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‘文学的自觉时代’,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。”恒达注册
曹丕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,确实如他对文学的判断那样,成为“不朽之盛事”,影响至今。有趣的是,《文心雕龙》中曾说,“俗情抑扬,雷同一响,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,思王以势窘益价,未为笃论也”,而对于曹丕、曹植的这种评价落差,抑丕扬植的好恶取舍,至今也还是仍然存在。怎样才能形成一个相对公平的“笃论”呢?应该很难,毕竟传说里的那些故事,比文学批评的理论,要有趣多了。
(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)
恒达娱乐平台注册:www.tf10086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