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达|薛福成与高子水居

恒达娱乐网快讯:

最近,无锡市滨湖区档案史志馆在参与编纂《滨湖文库》时,将1921年由钱基博先生选纂的《高子水居精华录》三卷收录其中,集子中一篇清末外交家薛福成所著《修复高子水居记》显得格外突出。

高子水居,位于无锡市东蠡湖北岸,是明代东林学派领袖之一高攀龙隐居读书的地方。万历二十二年(公元1594年),高攀龙因上疏弹劾首辅王锡爵等人,被贬谪为广东揭阳典史。来年二月,他以事假归家,不久遭遇亲人病故,于是不再出仕,数年后与好友顾宪成复建东林书院,并讲学其中。“水居”就是高攀龙辞官归隐家乡后,在蠡湖畔建造的读书之所。当时,高攀龙将其题名为“可楼”,关于此名出处,明东林“八君子”之一叶茂才在《高攀龙先生行状》中说:“迨四丧毕,遂筑室湖滨,为终老计。名其楼曰‘可楼’,言无所不可也。”

天启六年(公元1626年),崔呈秀假借浙江税监李实之名上奏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,颠倒黑白的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。不堪屈辱的高攀龙投水自尽,其读书处亦随之被毁,此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,直到清朝光绪年间,在当地人许静山、裘保良的倡议下才得以修复。之后,他俩致信好友、时任清政府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薛福成,请他著文以记,勒之金石,传诸后世。

薛福成在收到家乡故旧的函请后,欣然援笔而就,写下《修复高子水居记》。他在记中说,古往今来的鸿达魁硕,是要在旷远几千里、前后上百年才得一见的。哲人既然出现,也自然流逝,这样他的流风也就逐渐式微了。后来,一两个有志重光先哲遗绪的贤达只能溯其旧迹来追思先哲言行了。我的家乡好友告诉我,昔时高子(攀龙)建水居于五里湖畔,以水为城垣,豁然通四方,高攀龙说其居住的四面环水的小洲有二十多步宽,其外有堤坝,堤坝外又为湖山。看到这里,此地的形与势自是清楚明白的了。高攀龙先生生前的学问是直达孔孟之境的,孔孟的学问本是主张敬畏而开始于安静其心的。孔子和颜回居处何地都能不受环境影响,保持他们的快乐心境,这没有“静”是不能寻得的。而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不直接表现出来的气象,也是没有“静”不能涵养出来的。水动是其体动,在水动的过程中也有“静”的机缘存于其间。高攀龙先生晚年学问闳邃,“诸所阐述,亦皆完粹无疵”,故能集东林学派之大成,他的学说接通理学大家罗钦顺、薛敬轩,并上接周(敦颐)程(颢、颐)张(载)朱(熹)之绪论。所有这些,都是源于高攀龙先生把他心境的根基培植于静与敬之中。恒达娱乐

恒达登录:www.tf10086.org

接着,薛福成在文中把许静山、裘保良等人修复水居前后之事进行了描述,又说他自己一直在海外公干,担负着朝廷烦冗的使臣工作,始终没有得到更换。此时回想故乡无锡湖山之胜、友朋之乐,恍若犹如在天上。他说,自己不久后即将回到故乡,倘若能和二三个朋友泛舟五里湖上,登“可楼”倚槛看水,迎山而笑,“吟风弄月,俯仰烟霞”,自然而然会忘却公务奔波的疲劳;或是在此“讽览遗书,讥谪奸谀,凭吊兴亡”,通过对仁贤精微学说的学习领悟,浸润身心,这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呀。现下自己身处万里之外,因此更加悠然神往。恒达娱乐

以高攀龙、顾宪成为代表的东林学派读书人“重气节,尚名检,分黑白,明是非,肯做忤时抗俗事。不畏祸,不怕损名,不肯混同一色,不愿为乡愿”,结果虽然被阉宦之徒群相弹射,但东林党人满腔热血尽撒于知行合一的儒生本色。顾宪成岳岳之概,高攀龙从容就义,黄尊素慷慨赴难,吴钟峦举火而卒,华允成、陈龙正绝粒而死,真可谓真钢百炼,舍生取义。薛福成著文以记东林学派领袖高攀龙进学之所,详述其生前行谊,实可说是“诛奸谀于既死,发潜德之幽光”。(陈永跃)

恒达娱乐:www.tf10086.org

相关文章

2168525397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