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达|王戎与阮籍,隔着山河之远

恒达娱乐平台注册报道:

王戎是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小的一个,《世说新语》记录了一些他的家庭生活场景,颇为动人:
王戎的儿子王万子死了,王戎悲痛得不得了。山简(山涛的儿子)来探视他,说:“小孩子罢了,何至于伤心成这样?”——这话可见当时下一代夭折率之高,人只有让自己冷漠,不然承受不住高频打击。
王戎说了一句即使在《世说新语》中也显得格外真情流露又直指人心的话:“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情;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”
王戎的妻子常常称王戎为“卿”。王戎说:“妻子称丈夫为卿,在礼节上不尊敬,以后不要再这样称呼了。”
妻子说:“亲卿爱卿,是以卿卿;我不卿卿,谁当卿卿?”亲近你喜欢你,所以才会称你为卿;我不称你为卿,还有谁该称你为卿呢?
王戎于是也就由得妻子这样叫了。从此留下一个成语,叫“卿卿我我”。这样轻松欢快的夫妻对话,古代文学中真是很少见,放在今天,可以叫“撒狗粮”了。
可就是这对夫妻,吃相却非常难看。
《世说新语·俭啬》中,王戎是频频亮相的人物。他做到司徒这样的高官,既显贵,又富有,房舍、仆役、良田、水碓(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,高科技产品,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)……洛阳一带没人能和他相提并论。家中的契约账簿很多,他常常和妻子在烛光下摆开筹码,计算财务。
他还很有专利意识,家里李树结的李子特别好吃,王戎就卖了赚钱,怕别人得到种子,卖李子前,总是先把李子核给钻透了。
王戎对亲人更是抠。侄儿成亲,他只送一件单衣作为贺礼,更奇的是,后来又讨要回去。女儿出嫁,借了王戎几万钱,回娘家时,王戎的脸色很难看,女儿赶紧还了钱,他才显出释然的样子。
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又说,王戎父亲去世时,父亲的老部下送了他几百万钱,王戎一个子儿也没要,却是很清廉的样子。
此外,王戎和阮籍的关系如何,也有相反的记录。
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注引《竹林七贤论》说,阮籍比王戎大24岁,但两人“相处如时辈”。阮籍对王戎喜欢到什么地步呢?看下面这个著名的场景:
阮公邻家妇有美色,当垆酤酒。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,阮醉,便眠其妇侧。夫始殊疑之,伺察,终无他意。
王安丰就是王戎,因为他有个安丰侯的爵位。阮籍在邻居家美貌老板娘身边睡觉,可是又什么都没干。这时候,他是把王戎这个青春期少年带在身边的。
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中却有这样一则:
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刘伶在竹林中畅饮,后来王戎来了,阮籍说:“俗物已复来败人意!”——阮籍口中,王戎不再值得“清赏”,相反却是“俗物”了。
其实,不是《世说新语》自相矛盾,而是王戎活了72岁高龄,他出生的时候还是曹魏的盛世(234年),去世时西晋即将灭亡(305年)。时代变化很大,与时沉浮的王戎,也跟着面目全非。
看似彼此冲突的记录,却都是王戎人生不同阶段里的真实面相。阮籍、嵇康代表名士的理想,但现实之中,大多数名士是什么样?王戎恐怕更加典型。
王戎出身琅琊王氏,是当时第一流的高门。大家族子弟众多,想在其中脱颖而出,需要一些独特人设。王戎的特质,是过人的聪明与淡定。
有个著名的小故事,王戎7岁时,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。看见路边有棵李树,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,别的小孩都去抢着摘果子,王戎却说:“长在路边的李树,果子却没人摘,这李子肯定是苦的。”大家一尝,发现王戎说对了。
其实,佛教典籍中早有类似的故事。是后人把这个故事附会到王戎身上,还是王家借用这个故事炒作自家神童,就不好说了。
作为出色的名士,王戎还必须善于清谈,15岁就得到阮籍青眼,没有绝佳的天资,不可能做到。清谈分两个层面:一个是讨论世界的本质是存在还是虚无,圣人的人格究竟怎样之类玄妙的问题;一个是源自汉代的“月旦评”,也就是评价当世人物。
后一个层面的清谈,很容易成为世家大族之间“花花轿子人抬人”的手段。王戎精通前者,更格外擅长后者。在《世说新语》的“赏誉门”和“品藻门”里,王戎频频亮相,他想说谁的好话,就能把对方的一切优点或缺点都夸出花儿来。
王戎云:“太保居在正始中,不在能言之流。及与之言,理中清远,将无以德掩其言!”(《德行》)
太保指王祥,是王戎的祖父辈,那个著名的“卧冰求鲤”的大孝子。曹魏正始年间,清谈风靡,大家喜欢的是何晏、王弼,王祥只有德行高尚的名声,像个过气的老顽固。
但王戎说,王祥哪里是不善于清谈呢?只要和他聊两句,就会发现他说话道理允当、言辞清远,只是德性太高尚,掩盖了语言才华而已。就这样,王戎给自己的祖宗脸上敷了一层金粉。
王戎目山巨源:“如璞玉浑金,人皆钦其宝,莫知名其器。”(《赏誉》)
和天才横溢、魅力无穷的阮籍、嵇康比,山涛显得比较平淡。连山涛的妻子都说,你和人家在一起,“才致殊不如”。
于是王戎就换了个角度夸,说山涛就像没有雕琢过的玉,没有冶炼过的金,谁都知道他是个宝,只是他的好处,一般人说不出。
阮籍对王戎从好评到厌烦,一个原因恐怕就是王戎在这个游戏里玩得过于欢乐了。当然,也有更实在的原因:王戎和钟会走得太近。
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说,王戎“总角诣钟士季”,钟会评价说“王戎简要”,并预言20年后王戎可以做到吏部尚书这样的高官。总角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,钟会给王戎好评,还在阮籍之前。此时,阮籍和钟会的关系或许并不坏,他们也许是携手为同事的儿子宣传造势。
后来,钟会和阮籍的关系变得紧张,而王戎与钟会仍然很好。钟会已经害死嵇康,要去攻打蜀国的那一年(263年),还特地就伐蜀事宜向王戎问计。阮籍骂王戎“俗物”的时间,推断是在嵇康遇害前不久,大约比较合理。
嵇康临刑东市,阮籍郁郁而终,对王戎应该产生了很大刺激——要活得聪明一点,所谓“与时舒卷,无蹇谔之节”,时代需要我做什么样的人,我就做什么样的人,多余的话,是不必说的。
从《晋书·王戎传》可以看出,王戎的为官之道,大体遵循两个原则。
第一是绝对捍卫世家大族的利益。史称,王戎“自经典选,未尝进寒素,退虚名,但与时浮沈,户调门选而已”。王戎主持官员选拔,门第高的,就让他们家的子弟当官;出身寒门的人,则一点机会也不给。可以说,魏晋时阶层上升留下来的最后一点门缝,就是王戎给关死的。
王戎坚持的第二大原则,是政治斗争中不站队。王戎和钟会交情不错,但钟会谋反,王戎却不会被当作钟会一党。晋惠帝的时候,有人抨击王戎主持吏部工作不公道,但王戎并没有因此被治罪。很多人相信,这是因为皇后贾南风一党的人袒护王戎。
但贾皇后垮台后,王戎虽然被免官,相继掌权的王爷们都考虑重新起用他,可见谁也不认为他是贾后的死党,觉得他的名望可以利用。
只不过城头变幻大王旗,当政治斗争演变为残酷的兵戎相见,王戎再滑头,想要自保也越来越难了。
齐王司马冏执政的时候,已经七十高龄的王戎又被任命为尚书令这样的顶级高官。后来,两个王爷纠合了强大的兵力来讨伐司马冏,司马冏召集百官开会,在会上找王戎要主意。
王戎没办法回避,只好说,要不您就交出大权,回去继续当齐王算了——当时的情形下,这大概确实是齐王司马冏仅剩的活命机会。但是齐王手下的人说:“汉魏以来,王公就第,宁有得保妻子乎?议者可斩!”
于是,王戎就假装五石散药性发作。名士服散,是流行的风气,开会前刚刚服过五石散,倒非常切合王戎竹林名士的身份。而药性发作就要行散,人会丧失理智,胡言乱语,盲目奔跑。
为了证明自己刚才的话确实是丧失理智后的胡言乱语,王戎就开始奔跑,一直跑到厕所里,然后一头栽进粪坑之中——这是告诉齐王,你不能和我一个刚服了五石散的人计较!
臭烘烘的王戎被从粪坑里捞出来。不管怎么说,齐王确实没办法再为刚才的话和王戎算账。几天后,齐王在权力斗争中彻底失败被杀,而新掌权的王爷,仍然承认王戎大名士的地位。
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中有一则说,王戎晚年,已经做到尚书令这样的高官了,突然回想起自己和阮籍、嵇康的“竹林之游”,于是感叹说:“自嵇生夭、阮公亡以来,便为时所羁绁。今日视此虽近,邈若山河。”
确实,虽然同样是所谓“竹林七贤”,彼此之间,真仿佛隔着山河之远。(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转载请加微信“HQRW2H”了解细则。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,可发至邮箱tougao hqrw.com.cn。)

相关文章

********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